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关注

 

 

[浙江工人日报]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人才培育启示录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作者: 日期:2021-04-30

 

429日,浙江工人日报全文刊发《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人才培育启示录》,介绍了学院办学以来的丰硕成果和特色办学经验。全文如下:


 

日前,本报刊载了一则《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名单出炉,浙江入选58人》的消息,详细梳理了入围本届世赛中国集训队的58名浙江技能选手。其中,仅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一所院校就入选了12人之多,占比超过20%。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为何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它又有着怎样的办学经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探访了这所学校。

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创办于1978年,经过40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成为全国建设类技工院校的标杆学校,同时也是浙江省建设行业各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被誉为培养建筑高技能人才的黄埔军校

  技能,是记者本次造访浙江建设技师学院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汇。特色立校、技能强校是该院一直以来坚持的发展之路。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近五年该院共培养了全国技术能手17人、浙江技术能手5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1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2人,浙江省万人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第二批省属企业五个一人才工程入选者3……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谓济济一堂。

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引领作用。这几年学校将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逐步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快速提升了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与此同时,学校结合行业技术发展,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从传统工匠向数字工匠转型,从而推进建设技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浙江建设技师学院院长钱正海分享了他们的人才培养经验,我们坚持高端引领,坚守特色办学,强化校企融合,专注工匠精神培育,这为我们高技能人才不断在国内外舞台上脱颖而出打下基础。

钱正海院长特别关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问题,他指出,目前,产业工人队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和产业发展不匹配,建筑企业用工荒、产业工人队伍分散、专业化程度偏低等问题。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他一直在思考如何紧跟建筑产业步伐,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提供可复制的经验,他认为,必须始终坚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快推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踊跃参与、积极备赛、系统育才,让浙江建设技师学院这几年获得了世界技能大赛金牌1枚、银牌1枚、优胜奖1枚。在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在参加的8个赛项中,获得3322优胜的优异成绩,所有参赛的12位选手均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在夺牌数量上位居全国所有参赛单位三个第一,创造了学院在全国技能竞赛上的新纪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如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这是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则是职业教育院校要面临的重大课题。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在大国工匠培养上的成功经验,或可为该领域的同行者提供一些启示。

 

 

 

[媒体关注] 上一篇:[职业杂志]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办好景宁民族分院 做好教育“缩差共富”大文章

[媒体关注] 下一篇:[浙江新闻联播]全国技能大赛闭幕,浙江建设技师学院表现抢眼!